公司资讯
news center

行业资讯

全球首个量产半固态电池开启能源新纪元

汇珏科技集团 2025-11-05

电动汽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,充电速度堪比加油,且几乎杜绝起火风险——这些曾经的梦想,正随着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,照进现实。2025年8月,上汽MG宣布全新MG4开启预售,其中一个车型版本将配装全球首发量产的半固态电池。这标志着动力电池技术正式从液态电池时代迈入半固态电池时代。不仅是上汽,蔚来ET9、岚图追光等品牌也已计划推出采用半固态电池的车型版本。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格局,正迎来重塑期。

全球首个量产半固态电池开启能源新纪元

什么是半固态电池?

半固态电池是一种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的电池。其电解质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,既具有一定的流动性,又具备一定的固态特性。具体来说,半固态电池通过原位固化工艺,将液态电解质含量降至5%-10%,其余均为固态材料。这种设计不仅保留了离子传导效率,还显著提升了安全性和能量密度。

其工作原理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类似: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,通过半固态电解质迁移到负极;放电过程则相反。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电流,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。

半固态与固态电池的区别

全固态电池是构成电池的所有部件均为固态材料的电池。而半固态电池则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,既不同于传统液态电池,也不是全固态的过渡版本。正如全国政协常委苗圩所强调:“半固态电池仍属于液态电池的范畴,不能与固态电池混为一谈。”

在能量密度方面,半固态电池通常可达350-400Wh/kg,而全固态电池理论上可超过500Wh/kg。安全性上,全固态电池因完全消除液态电解质,从根本上解决了热失控风险。相比之下,半固态电池虽大幅提升安全性,但在极端条件下仍有一定隐患。

不过在成本和工艺层面,半固态电池更有现实优势。它可以沿用现有液态电池约70%的生产设备,改造成本仅为全固态的20%,这也是其率先走向量产的重要原因。

量产时间表:半固态先行,全固态跟进

随着半固态电池进入量产,行业开始聚焦全固态电池的落地时间。多位专家认为,真正的大规模全固态电池量产仍需等待数年。宁德时代、比亚迪、国轩高科等企业已纷纷展开试点,预计2027年前后实现初步装车验证。丰田、三星SDI等海外巨头同样将2027年设定为关键时间节点。

中国企业的全链条布局

这一波电池革命,不仅涉及车企和电池制造商,也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。从电解质、正负极材料,到储能和系统集成,企业们正在寻找新的突破口。

在这一进程中,上海汇珏科技集团也扮演着积极角色。作为国内储能与电力解决方案的重要参与者,汇珏在液冷储能、户用光储和分布式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。随着半固态和未来全固态电池的应用拓展,汇珏正在探索如何将这些新型电池技术引入储能系统,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汇珏在户用能源端也积极推出风光互补解决方案,并支持个性化定制,帮助用户在能源转型中拥有更多选择。可以预见,未来汇珏将不仅是储能系统的提供者,更有望成为新一代电池技术的落地推动者。

半固态的过渡价值

从短期来看,半固态电池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市场主流。它在能量密度、安全性和成本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,也为全固态电池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产业化经验。国轩高科、孚能科技、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均已宣布新一代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,而汇珏等系统集成商也在积极探索其应用场景。

展望未来

2030年后,随着全固态电池逐步商业化,电动车和储能产业都将迎来颠覆性变革。届时,超过1000公里的续航、极高的安全性和“加油般”的快充体验将成为现实。半固态电池的量产,不仅是动力电池发展史上的里程碑,也是整个能源革命的重要序曲。

X

您可以在这里向我们发送您的产品需求或疑问

立即提交